Anti-Repetin抗體,中間絲相關蛋白抗體
規(guī)格:100ul,200ul,1mg
宿主:兔,鼠,羊
Ig類型:IgG
克隆類型:單克隆/多克隆
標記物:無標記物.
需要標記抗體,可咨詢客服訂購。相關標記抗體:HRP標記抗體,Biotin標記抗體,Gold標記抗體,RBITC標記抗體,AP標記抗體,FITC標記抗體,Cy3標記抗體,Cy5標記抗體,Cy5.5標記抗體,Cy7標記抗體,PE標記抗體,PE-Cy3標記抗體,PE-Cy5標記抗體,PE-Cy5.5標記抗體,PE-Cy7標記抗體,APC標記抗體,Alexa Fluor 350標記抗體,Alexa Fluor 488標記抗體,Alexa Fluor 555標記抗體,Alexa Fluor 647標記抗體
濃度 :1mg/ml
純化方式:抗原特異性親和純化
緩沖液成分:0.01M TBS(pH7.4) with 1% BSA, 0.03% Proclin300 and 50% Glycerol.
應用: WB;IHC-P、IHC-F; ICC; IP;IF;ELISA。如果抗體需用于流式細胞術,請參見流式抗體。具體適用的實驗和針對的物種請來電或99咨詢。公司提供Elisa實驗配對抗體抗原,需要請電詢或99咨詢。
產(chǎn)品稀釋比例:ELISA=1:1000,Western blotting=1:500,IF=1:100-50,IHC-P=1:100-500,IHC-F=1:100-500,Immunohistocry=1:100-500
Optimal working dilutions must be determined by end user.
保質(zhì)期:1年
儲存溫度:-20℃(避免反復凍融)
Anti-Repetin抗體,中間絲相關蛋白抗體
本實驗的目的是學會各種蛋白質(zhì)含量的測定方法。了解各種測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優(yōu)缺點。
蛋白質(zhì)含量測定法,是生物化學研究中常用、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。目前常用的有四種古老的經(jīng)典方法,即定氮法,雙縮尿法(Biuret法)、Folin-酚試劑法(Lowry法)和紫外吸收法。另外還有一種近十年才普遍使用起來的新的測定法,即考馬斯亮藍法(Bradford法)。其中Bradford法和Lowry法靈敏度,比紫外吸收法靈敏10~20倍,比Biuret法靈敏100倍以上。定氮法雖然比較復雜,但較準確,往往以定氮法測定的蛋白質(zhì)作為其他方法的標準蛋白質(zhì)。
組織的非特異性染色的機理很復雜,其產(chǎn)生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點:
(1)一部分熒光素未與蛋白質(zhì)結合,形成了聚合物和衍化物,而不能被透析除去
。
(2)抗體以外的血清蛋白與熒光素結合形成熒光素脲蛋白,可與組織成分結合。
(3)除去檢查的抗原以外,組織中還可能存在類屬抗原(如Forssman氏抗原),可與組織中特異性抗原以外之之相應抗體結合。
(4)從組織中難于提純抗原性物質(zhì),所以制備的免疫血清中往往混雜一些抗其他組織成分的抗體,以致容易混淆。
(5)抗體分子上標記的熒光素分子太多,這種過量標記的抗體分子帶過多的陰離子,可吸附于正常組織上而呈現(xiàn)非特異性染色。
(6)熒光素不純,標本固定不當?shù)取?nbsp;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(wǎng)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